基金2013年二季度报告的组合数据显示,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的平均杠杆水平要高于开放式债券基金,纳入统计的19只定期开放债基的债券杠杆比率平均为135.2%,高于开放式债券基金123.7%的平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国内系统发出的数据还不能达到海外高频交易的速度。由于程序化交易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也令程序化交易被一部分投资者排斥。
两天后,始作俑者光大证券发布公告,表示当天的乌龙指事件错误来自于ETF套利的高频交易程序的订单生成和执行系统的错误。高频交易,这个曾引起海外股市多次雪崩的神秘工具,终于在中国浮出水面。不过,在此之前,内地和香港的不少同行将深受高频交易之苦。即使同一只股票也会在多个交易所交易,目前NYSE股票只有25%左右的交易量是通过NYSE执行的。他说,在国内,见到私募同行使用的最多的是炒手交易,这种频繁交易,频率大约是500毫秒1次,也就是符合整个A股数据系统的速度,而在香港,法兴的系统能达到千分之一秒,也就是1毫秒。
国外很多执行算法就是为这种条件量身定做的,比如各种智能路由算法,而在国内这些算法都没了用武之地。9月18日,世界高频交易论坛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各地的100多位业内精英参与。被传携5亿巨款潜逃、售卖自制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客户受损如何补偿尚无明确说法……最近,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美女老总陈怡跑路一案不啻于向保险圈内扔下一颗深水炸弹,令数家保险公司与诸多客户落水。
在整个流动性收紧下降,金融信贷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不少项目后续资金出问题,项目自然而然不能兑付,庞氏骗局、跑路也开始多起来。虽然手法有些粗陋,但在较高的保证收益诱惑下,泛鑫还是快速聚拢了大量投保人或投资人,其代理的保费规模直线上升。直到泛鑫东窗事发,很多客户才知道,实际上所谓的理财产品是不存在的,他们实际上购买的是保险产品,而且有的还是变形保单被传携5亿巨款潜逃、售卖自制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客户受损如何补偿尚无明确说法……最近,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美女老总陈怡跑路一案不啻于向保险圈内扔下一颗深水炸弹,令数家保险公司与诸多客户落水。
泛鑫骗局曝光后,监管部门人士解释说,泛鑫的投诉率很低,那时只是发现销售过程有问题。张先生8月16日到泛鑫咨询时发现,自己购买的5份理财产品一一对应了5份保单,分别是昆仑健康、海康人寿、幸福人寿、光大永明、阳光人寿的产品,而保单的内容他之前根本不知道,保险合同的内页上,名字、身份证、银行账号确实是我本人的,但签名、风险提示字迹、回访电话、客户家庭地址都是假的,客户年收入一栏写有1000多万也是不属实的。
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并收到保单后,应通过保险公司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投保情况,并检查保险合同所载明的个人信息和保险利益是否与销售人员介绍的内容一致,切莫将保单束之高阁,事隔多年才发现上当受骗。四是当客户资源枯竭时,泛鑫没有能力继续缴纳续期保费。今年3月1日,上海保监局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书显示,泛鑫从业人员胡鸣豪在向投保人胡某介绍海康人寿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时,仅告知后者该产品每年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未说明是保险产品,且有20年的缴费期限。一年后,泛鑫按照协议约定给张先生返还了本金和利息,初尝甜头的张先生决定今年继续购买5份理财产品,但这一次等待他的却是泛鑫老板携款跑路。
从外部来讲,王绪瑾认为,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加强会员企业的自律,政府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并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普及。不能只凭在银行理财室签约,然后把钱划去其他账户。对某些投资人表示是从兴业银行客户经理处购得此泛鑫理财产品一说,日前兴业银行声明称,上海分行从未与泛鑫公司开展过任何业务合作,未发现分行员工存在私自销售该公司产品行为,也未发现客户在其分行网点与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签订相关理财协议。事实上,近年来,不少违规金融产品滥用银行信用和渠道,获取投资人的信任,从而展开庞氏骗局的诈骗活动,银行渠道的规范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这其中,只要一个问题化脓,都会导致泛鑫的资金链断裂,骗局最终玩不下去。2011年,这一数字就达到1.5亿元。
三是要注意缴费方式。泛鑫的商业模式非常激进,它在代理保险公司的期缴保险产品时,将其包装成自制的一次性趸缴型理财产品卖给客户,并承诺给客户较高的保证收益。
泛鑫骗局也曾露出一丝马脚。有时候理财经理和客户在房间内,负责人很难知道他在说什么内容。要了解产品的投资方向、企业经营情况、抵押条款。一份上海泛鑫自制的理财产品上写明:交易本金20万元,投资期限365天,产品名称稳得利,收益率8%,产品类型为保本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有客户透露,泛鑫在推介时表示产品资金将投向基建项目,但未在协议的任何部分有提及。标签: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代理责任编辑:王华峰 王华峰。
但在排查中发现,有极个别银行客户经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有关银行正在进一步核实,并按其销售人员管理规定予以处理。证券投资类产品可能会设计成分层形式,优先级别投资者将获得固定收益型回报。
泛鑫案的根本原因是保险代理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要想避免悲剧的重演,必须不断完善保险代理公司的内部管理,建立起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实现对公司管理人员的权力制约,才不会出现下一个陈怡。此外,泛鑫还存在一些不合常规的做法,例如有的理财协议上,签订合同的双方一方为投资人,另一方则为业务员而非公司。
在整个流动性收紧下降,金融信贷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不少项目后续资金出问题,项目自然而然不能兑付,庞氏骗局、跑路也开始多起来。要主动询问保险销售人员的姓名、营销员编号及所在保险公司的全名,必要时应登录中国保监会的网站查询保险机构合法性,并致电保险公司核实销售人员身份真实性。
令人遗憾的是,上海保监局当时只是认定这个行为属于销售误导,没有继续深入调查下去。数据显示,泛鑫2010年保费收入仅1500余万元。银行理财师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对于产品年平均收益在10%以上,起点金额高、时间长、需格外留意。比如,融资性投资产品通常会有担保、抵押/质押、回购等措施。
四是及时确认保单的真实性。同时,剩余的期缴保费可能被挪做投资地产或其他领域违规使用。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溯源保险代理公司自制变形保单违法据泛鑫内部人士讲,销售理财产品时会产生相应的保单,在公司属于正常操作,公司也愿意返佣给客户。
上海银监局严查擅自销售泛鑫产品日前,上海银监局已要求银行针对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涉嫌擅自销售自制固定收益理财协议的事情,全面排查是否存在推介或销售泛鑫公司产品行为,有效防范风险传染。一家曾经与泛鑫有过合作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说,一般10年期以上的长期期缴保单年缴保费约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但泛鑫拿过来的保单中,10万元年缴保单非常普遍,甚至不乏200万元的年缴保单,公司后来担忧风险,终止了和泛鑫的合作。
二是要认清保险产品。为了保证高续期率,泛鑫将代理所得以客户的名义购买新保单,继续套取保险公司返还的高额佣金,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保险中介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但不少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一两单私售或许难以发现,但大额大量、涉及面又广的私售产品,肯定会被银行风险监控发现的。员工私单屡禁不止事实上,从去年以来,银行频繁爆发的员工私单事件。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部分保证收益型和保本收益型产品则是以银行信用来保障产品本金和收益。这产品一般都是打着高年化收益的旗号,但是资金投向不明,期限短或者再次声明保证收益,但事实上产品发行方、受托人是某家理财投资公司等。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还特别强调称,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若是银行销售的产品,其内部一定有严格的内部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而这些都会反映在银行和客户签署的协议上,对投资者而言,一定要把协议看清楚。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此前,客户张先生曾一口气购买了5份泛鑫理财产品。2012年,该公司新单保费超4.8亿元,同比增长220%。